華為或將與美正面競爭 中國“信息主權”分毫不讓

現在來看,美國眾議院針對華為和中興的調查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據報道,在美國國會發布針對華為和中興的安全調查報告之后,第二輪調查有可能接踵而至。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名委員表示:“我認為,這兩家公司不要期望我們的注意力會停止,調查小組會根據新線索繼續調查。”
由于在10月8日發布的報告中,該委員會已經認定華為和中興設備存在安全威脅,如果調查繼續進行,有可能意味著美國市場對華為、中興的徹底關閉。
美國受阻反而激發了華為的競爭決心。據記者從華為內部得到的一份講話獲悉,對于美國國會的“不依不饒”,華為內部已經決定放棄之前“韜光養晦”的戰略,改為與美國企業正面競爭。
華為“欲奮起競爭”
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正在全球范圍引發一系列的負面連鎖效應。
據媒體報道,加拿大隨后也指出為了避免可能的安全風險,加拿大將禁止華為參與政府通訊網絡的建設。相對于美國市場,華為在加拿大市場早就有所突破。而在今年3月,澳大利亞政府同樣以安全為理由,禁止華為參與國家寬帶網絡的建設。
此次美國受阻,或許刺激了任正非的“斗志”。在上述華為內部講話中,華為總裁任正非表示:“今天美國政府把華為逼到這地步,只好奮起競爭,除了超越,華為還有什么路可走?”
在中興眼中,情況也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在前天的采訪中,中興總裁史立榮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市場目前困難非常大,但未來隨著環境的好轉,最終還是能夠突破美國市場。“目前的情況,如果你的產品跟別人差不多,或者稍好一點,客戶還是會有很多顧慮,關鍵還是你有沒有創新,有沒有能給客戶帶來巨大收益的產品技術。”他說。
實際上,中美政治博弈背后的企業競爭關系被認為是這次調查背后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計算機學會安全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邁普通信CEO肖志輝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就指出,正是因為華為將在政府級企業市場與思科展開正面競爭,思科才會推動這一場“阻擊戰”。
中國應重視“信息主權”在昨天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特別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中國也應該充分重視“信息主權”。“這實際上給我們上了一課,因為我們還從來沒有把信息安全提到這么高的位置上。”他說。
倪光南指出,美國將不同的中國企業進行區分對待,對無品牌的富士康等企業,美國予以支持,像聯想有品牌但缺少核心技術的企業,美國會稍加阻撓,但對于華為中興這樣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美國市場的門檻就會非常高。
“美國國會稱華為、中興有黨委,但聯想、富士康等企業同樣有黨委,而且聯想的市場份額比華為大,富士康員工比華為、中興多,但美國不去追究,是因為他們不像華為、中興有核心技術。”倪光南說。
但相比美國政府對信息安全的高度警覺,中國的信息安全戰略顯然還遠遠不夠。
“中國的電信行業是完全開放而且充分競爭的。”肖志輝表示。據他介紹,更嚴峻的是,在政治、軍事、能源、交通、金融等重要敏感行業設備市場,外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樣超過70%。
“這給我們提了個醒,無論是政治博弈還是貿易博弈,背后都是一場‘戰爭’,而信息安全應該被提高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來重視。”肖志輝說。
倪光南介紹,中國只有2001年的《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對政府采購和招標的條件和要求做出過簡單規定,但基本都比較模糊,而且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不夠完善。
肖志輝認為,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同樣的封鎖策略,那也應該為自己的企業爭取對等的政策,目前,中國信息和科技產品已經完全能夠替代美國產品,以路由器為例,中低端產品的替代率可以達到100%,高端產品也能達到80%以上,“不能等到全部100%替代再去扶植中國科技產業,信息安全和產業成長是一項長期戰略。”

責任編輯:黎陽錦
-
發電電力輔助服務營銷決策模型
2019-06-24電力輔助服務營銷 -
繞過安卓SSL驗證證書的四種方式
-
網絡何以可能
2017-02-24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