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很多人一聽說區塊鏈很好,區塊鏈去中心化,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點對點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等,“哇,區塊鏈太好了!”驚呼:“終于等到你!”
然而去中心化一定是高效的嗎?群體智慧一定高于個體智慧?不,如果你有看過“烏合之眾”你就會明白,群體的智慧并不高。
區塊鏈也有很多的劣勢。
舉個例子,這樣一個分布式的商業系統,其實在它需要做群體決策的時候,本身的效率會比較低,而且群體智慧并不一定會優于個體智慧。
區塊鏈和分布式商業是一場大規模的商業實踐。
另外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也認為區塊鏈中沒有絕對的“去中心化”。無論是點對點,還是中心化都要解決大規模協同如何實現的問題。需要在具體場景系統思考各自的優缺點,這兩種機制甚至可能有很好的互補性,需要結合使用。
例如,很多人討論過使用區塊鏈的點對點的網絡來提供打車服務的優勢,但是原來由平臺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務現在由誰來承擔?例如,針對可能發生的司機的惡性行為,誰來預防,發現,懲罰?這些關鍵問題不解決,點對點的網絡很難快速被接受。支付寶發展的早期,明確地提出,“你敢付,我敢陪”,這樣的公信力對于一個公共網絡的快速推廣有非常大的意義。區塊鏈項目必須有自己的機制設計和制度演化,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才有更大的價值,從而廣泛被接受。
到底基于算法和共識的協作機制,最終能走多遠,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們協作的模式,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思考和探索的課題。
非區塊鏈創業者如何審視自己是否需要區塊鏈?
越是涉及到多方協作、跨主體協作的場景的時候,越適合區塊鏈。
另外,我們所處理的對象越標準化,比如說像寬帶資源或者數據存儲這種非常標準化的對象和資源,也更適合運用區塊鏈技術。
切忌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的偽創新。
有很多團隊在一些根本不需要用到分布式計算的場景中,嘗試運用區塊鏈。大家在做技術創新的時候,可以首先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們要解決具體的商業問題,如果不用區塊鏈的技術,是不是可以解決?
如果答案是是的話,建議就別用區塊鏈了,因為使用區塊鏈技術的代價和成本往往是很大的。

責任編輯:售電衡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