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網升級換代面臨多重待解的深刻矛盾
農村能耗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一方面是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換代改造正在啟動,巨量改造資金已經激起縣鄉基層的投資熱情,另一方面則是農網改造大量配套措施及法律執行仍然存在“落地難”問題。記者近日在多地采訪了解到,由于農村能耗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村電網改造相對滯后的情況日益突出,農村電網升級換代面臨多重待解的深刻矛盾。
今年,山東省青州市花農在國網青州供電公司的技術支持下,推進家庭屋頂“光伏發電+智能花卉溫室”項目建設。截至目前,青州市315戶花農建起了“光伏發電+智能花卉溫室”項目。
青州市被譽為“中國花木之鄉”,花木種植面積達到5萬多畝,年銷售收入18億元。
山東省青州市云門山街道云門村居民劉國臻投資15萬元建起屋頂光伏發電,不僅節約了花卉培育成本,還用上了清潔能源。圖為12月6日,國網青州供電公司技術人員(左),在劉國臻的“光伏發電+智能花卉溫室”檢查用電設備。
矛盾一:“三偏低”制約農網發展,尤其是貧困地區農網薄弱。
目前部分地區農網“三個偏低”問題仍然存在。
一是供電能力偏低,河南全省農網110千伏、35千伏電網容載比分別為1.70和1.60,居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末位,85%的縣容載比低于國家導則下限;10千伏戶均配變容量1.05千伏安,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70%,全省仍有“低電壓”用戶70萬戶,約占國家電網公司系統農網“低電壓”用戶總數的20%。
二是供電可靠性偏低。河南省1/3的110千伏變電站仍為單臺主變或單條線路供電;246個鄉鎮沒有35千伏以上變電站。廣西地方電力公司的供電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原農網一二期建設的配電臺區,由于當時的設計標準較低,現有的電力設施配套不能滿足負荷迅速增長的需要,出現線路過載、變壓器超負荷等情況,導致供電可靠性降低,直接影響正常的供用電秩序。由于網架結構仍較薄弱,改造投入資金不足等原因,達到“N-1”供電要求的線路和主變比重較低,農村區域電壓質量不穩定,部分片區仍有“兩率”水平達不到南方區域標準。
三是裝備水平偏低,貧困地區的供電水平尤其偏低。目前廣東農村電網配網自動化覆蓋率較低,只有約20%?;洊|北粵西北地區農網供電可靠性與珠三角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21個貧困縣差距更大。
廣西地方電力企業相關技術人員透露,因資金缺口和技術要求不高等因素制約,早期配電網規劃不盡合理,輸電線半徑小,線路長,瓶頸效應比較突出,局部區域出現卡脖子現象,重過載、設備老化問題突出。目前,110kV及35kV網絡大部分是單電源單臺主變壓器供電;電網多呈輻射狀供電,35kV變電站多為單電源單輻射式接線,電源點單一、部分未達到“N-1”供電要求。配電網覆蓋面廣泛,配電臺區分布點多面廣,大部分地處邊遠山區,通信條件差,難以建成完整的綜合數據網。目前實現了簡易水平的縣級配網調度自動化,多為基于遙信、遙測水平,負荷控制難以實現智能化及信息化,配電自動化程度低。
貧困地區農網薄弱是短板中的短板。廣西地方電力企業的統計表明,經過農網一二期建設和升級改造投入后,轄區農村通電率、供電可靠性、電壓合格率及線損率都有較大的改觀,村通電率100%、屯通電率100%,戶通電率99.97%。但戶通電率未達到100%,主要是地處深山老林零散居民或新異地搬遷居民。
矛盾二:農田配套建設不足,機井通電投資界面不清晰,嚴重制約農村土地流轉的實現,影響糧食及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經濟作物安全。
在廣東貧困村鎮較多的粵西地區,抽水灌溉用電需求大,但現有的抽水灌溉線路、設備因缺乏專業維護老化嚴重,“蜘蛛網”式供電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湛江存在用電困難的機井有5700多個,涉及近1300個村。
河南許昌地區已通機井3.5萬眼,占全部機井的56%,但目前仍存在機井通電配套投資界面不清晰、建設標準不統一、管理維護不到位等問題,仍需進一步加強機井通電涉及各單位的統籌協調和協同協作,明晰投資界面和運維管理責任,統一建設標準,加強運維管理,確保機井通電投資效益得到充分發揮。
占據全國食糖產量半壁江山的廣西有1600多萬畝糖料蔗,80%集中在桂中旱片、左江旱片、桂西北旱片等干旱貧瘠的坡地,地塊分散,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糖料蔗生產基本上“靠天吃飯”,全區有灌溉條件的蔗地不到15%。未來三至五年時間,廣西的目標是建設50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試點基地,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延伸到田間地頭的農村電網電壓不足,缺少足夠的“能源動力”。
矛盾三:維管費用缺口大,地方政府將電力企業視為“香餑餑”,缺乏電力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導致農村電網升級換代缺少足夠的“地方承接力”。
國家電網公司周口供電局的調查表明,1998年啟動的農村電網改造將近20年,當時建設改造的線路與設備配變容量偏小、線徑較細,特別是農村下戶線、表箱老化嚴重,安全隱患大。由于周口10縣市整體躉售電價較高,經營困難,同時農村低壓電網維護管理費提取標準偏低,入不敷出,維管費缺口較大,造成農村電網運行和維護困難。“現行自籌資金只能用于修修補補,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現在執行的每千瓦時提取7分錢的標準已實施多年,近年來電量增長速度相對于社會上工資水平增長較慢,形成目前維管費總額不足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電力普遍服務從根本上來講是政府的責任,電力企業是接受政府委托直接承擔普遍服務義務,但由于普遍服務成本高,價格低,因此,無論是南方電網還是地方電網,都面臨著履行普遍服務義務能力較低,承受不起普遍義務而產生的經濟損失。而目前地方政府在普遍服務上主要體現的做法是“誰家孩子誰家抱”,很少有合適的、必要的補償,電力普遍服務無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矛盾四:電網盈利能力與投資需求矛盾凸顯。
河南省電網公司負責人介紹,盡管近年來河南疏導了部分電網電價矛盾,但輸配電價仍處于較低水平,難以支撐電網發展投資需求。2015年,河南電網輸配電價178.43元/千瓦時,比國家電網平均水平低5.08分,在華中地區各省中最低,與經濟增速、用電結構類似的山東相比,每千瓦時低5.8分。由于輸配電價較低,河南電網投資主要靠貸款解決,公司資產負債率82%,在全國省級電網中最高,其中許昌縣供電公司2015年負債率高達132.41%。光山縣公司資產負債率為104%。周口10個縣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大部分在80%以上,綜合負債率達105%。
在目前輸配電價水平下,保持負債率不攀升,河南電力公司每年投資能力僅約100億元,與“十三五”年均330億元投資需求差距較大。初步測算,輸配電價提高1分錢,河南電力公司可增加投資能力80億元。
尤其在不少農業大市,工業用電比重較低,售電與購電的電價差距小,利潤空間小。2015年信陽市下屬8個縣公司虧損3363萬元,4家虧損,4家微利,6家公司負債率超過100%。公司經營困難直接影響到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矛盾五:地方電網自身經營過程中,面臨“冗員”和“結構缺員”,存在經營和安全穩定風險。
河南已劃轉縣公司用工總量大而不優,主業單位用工超員38.8%,“三無”(無職稱、無學歷、無技能等級)人員占比接近1/4,全員勞動生產率僅有13.1萬元/人·年,僅為省市公司的1/4。同時,縣公司人員在職業素質、服務意識、法制觀念等方面,無法有效適應依法治企、優質服務以及農網快速發展的要求,經營和安全穩定風險依然存在。
國網固始供電公司總經理方明說:“代管前大量進人,以電養人,代管后人員多是虧損的主要問題,也是歷史遺留問題。”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