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當地人民脫貧致富
“輸血”變“造血”精準拔窮根
貴州電網公司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戰略,助力貧困區脫貧摘帽
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含苞欲放的櫻花在山間相互點綴,組成三月貴州鄉村最美麗的畫卷。農業觀光游人如織,綠樹村邊合,鄉村美如畫。這是2018年中央一號文下發后充滿活力的貴州鄉村。
2018年,黨的十九大將“鄉村振興戰略”提上日程。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貴州電網公司與地方政府將產業帶動放在第一位,通過招商引資把企業引進村里,讓村里人有了在家門口上班的機會,于是,不少人放棄外出打工,鄉村再次有了人氣。在充足的電力支撐下,那些始終放不下故鄉的人回到村里辦廠辦企業,造福鄉親。曾經失落的鄉村正逐步恢復“活力”。
電能驅動轉型在家就能創業
3月13日15時,在黔西南州安龍縣響樂村大秦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的經果林大棚內,十余袋百香果堆放得整整齊齊,村民查仕梅、王美琴在一旁忙得不亦樂乎。
王美琴和查仕梅上班的大棚,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引進的大秦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的農業發展項目之一。在當地,大秦農業科技發展公司投入了4.5億元建立了一個以現代高效農業為依托,以農耕文化為主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綜合示范園。
村門口上班,不到5分鐘路程,土地流轉費1000元一畝、工資一天70元。大秦農業科技發展公司入駐后,王美琴和查仕梅家和村里大多數人家一樣在把土地流轉以后也進入該公司當起了工人,領上了雙份錢。
據響樂村村支書李夢柯介紹,正是大秦農業科技發展公司的入駐解決了村里300多人的就業,現在響樂村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在該公司上班。“和以前相比,村里人的常住人口比往年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現在村里熱鬧多了,哪家有事也能叫上人幫忙了,以前可不敢想。”李夢柯笑著說。
“周末都是滿的,平時也有不少人,所以我們這里的農家樂生意還不錯。”據李夢柯介紹,如今的響樂村,觀光農業的發展還帶火了旅游產業,每到節假日,到村里來旅游的人絡繹不絕,因此,在村里開了11家農家樂還生意火爆的情況下,又有兩戶村民開始對自家房屋進行裝修,準備加入到開辦農家樂的行業中來。
2017年以來,貴州電網興義安龍供電局已經為該村增加了3臺變壓器,針對該村發展太快目前負荷又接近飽和的實際,該局按照適度超前原則進行精準測算后,決定再增加變壓器一臺。目前,僅在響樂村,電網投資就達到了200余萬元。
點亮百姓生活鄉村活力十足
3月12日8時,在貴州省盤州市保田鎮甘河村,隨著黔芝菌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大門一打開,100多名村民有序進入到了工廠內,做完工作準備,打開電源開關,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工廠開工四個月以來,每次看到鄉親們忙碌的身影,作為公司董事長的劉金,臉上總會露出開心的笑容。
劉金是土生土長的盤州人。此前的20余年,一直在外打拼,憑借一身實干精神和活絡的腦子,從一名打工仔變成了一名在廣東經營著兩家鞋廠的老板。前幾年,劉金多次專門回鄉尋找發展機會,甚至一度想把在廣東東莞的鞋廠搬回家鄉,最終在技術、運輸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沒能成行。
“你的家鄉在農村,從帶動農村就業和產業發展來看搞食用菌產業可以。”朋友的建議讓本已灰心的劉金重新看到了希望,從廣東出發,劉金立即帶著技術員踏上了回鄉的旅程,在進行了長達半年多的氣候、土壤、水質等多種綜合條件的檢測與調研后,工廠開建。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劉金的食用菌廠基礎設施快速推進,廠房很快便建成,設備也很快到位。貴州電網公司盤州供電局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做好供電服務,僅用六天就完成了從報裝到用電的全程。
“現在廠子剛起步,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在我這里報了名的還有上千人我都沒辦法安排他們工作,我一定會把廠子規模做大,為鄉親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劉金說,他的愿望就是在三年內,把工廠做到員工規模達萬人。
如今,在可靠電力的支撐下,僅在保田供電所轄區范圍內,可就業200多人的蔬菜養殖基地、帶動700多人就業的姜博園、帶動50多人就業的鞋料加工廠等各種實體產業已經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在眾多產業的帶動下,在可靠電力的支撐下,“鄉村振興戰略”必將得以飛速推進,鄉村也會盡快恢復“活力”。
寧夏電力農網升級動力進村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訊 記者郭文英報道“對俺們來說,送錢送吃不如送就業,扶貧扶智才是最根本的出路……”3月19日,在寧夏同心農網升級改造施工工地上,正在干活的馬勇算了筆賬。他自從2016年初接受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電力施工就業技能培訓后,走上農網工程建設崗位,到目前已經賺下了近7萬元的工資。
寧夏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是中央確定重點扶貧的“三西”地區之一,采用光伏、就業、教育、金融等扶貧方式是寧夏電力扶貧的特點,并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電網企業特點的精準扶貧之路。
“十三五”期間,寧夏電力在2016~2017年投入3.4億元完成全區230個中心村,涉及42.7萬農民的電力配套建設任務,到2020年農網自動化覆蓋率將達90%。
此外,針對閩寧鎮新老鎮區及扶貧產業園配網供電設施建設出現的難題,寧夏電力先后投入2億多元資金,工程涵蓋線路遷移改造、街道高低壓線路整改、供電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安排40項生態移民、設施農業(養殖業)、小城鎮建設、農田機井滴灌等電力建設,徹底解決移民的用電問題。
浙江電力借光扶貧清潔惠民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陳麗莎 陳聰 楊旻希報道 3月19日,浙江中南部的縉云縣,陰天。這個山地和丘陵約占80%以上的地方,這幾年,山鄉面貌煥然一新。
被大山環抱的縉云縣紅錦村,作為一個集體年收入基本為零的移民村,通過光伏帶動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每年增收約10萬元,實現了經濟薄弱村的實質性轉化。截至2017年底,縉云縣11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已全部“摘帽”。在浙江,通過清潔能源惠及民生已成常態。
據悉,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大力推廣光伏扶貧,為光伏項目提供政策指導、技術咨詢、業務受理、并網發電等服務,推動光伏小康工程建設試點,變“輸血”為“造血”,帶動農戶脫貧增收,為鄉村振興添希望。
2018年,浙江電力還將按照浙江省“光伏小康工程”實施要求,主動與所在縣(市、區)政府以及扶貧部門對接建設方案,優先納入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計劃,確保配套電網工程與光伏小康工程同時投入運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PPT | 高校綜合能源服務有哪些解決方案?
2020-10-09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多能互補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來電力消費增長原因分析及中長期展望
2020-09-27電力需求,用電量,全社會用電量 -
我國電力改革涉及的電價問題
-
貴州職稱論文發表選擇泛亞,論文發表有保障
2019-02-20貴州職稱論文發表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首屆全國電力工業 特約專家征文
2019-01-05電力設備管理雜志 -
國內首座蜂窩型集束煤倉管理創新與實踐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電線電纜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變壓器互感器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
《低壓微電網并網一體化裝置技術規范》T/CEC 150
2019-01-02低壓微電網技術規范
-
現貨模式下谷電用戶價值再評估
2020-10-10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力用戶 -
建議收藏 | 中國電價全景圖
2020-09-16電價,全景圖,電力 -
一張圖讀懂我國銷售電價附加
2020-03-05銷售電價附加
-
電氣工程學科排行榜發布!華北電力大學排名第二
-
國家電網61家單位招聘畢業生
2019-03-12國家電網招聘畢業生 -
《電力設備管理》雜志讀者俱樂部會員招募
2018-10-16電力設備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