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O2O 只為相聚
“手機、鑰匙帶好沒?”從你出門前家人的叮囑就可以看出,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離不開的設備。
今年“雙十一”,淘寶全天成交金額為912.17億元,移動端交易額占比68%。
瞧,移動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就在近日在京舉辦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信息化周報》記者也深深感受到了這種趨勢,傾聽到眾多移動O2O的理念和經驗的分享。
實踐表明,移動互聯網是電商3.0時代,即O2O的靈魂,場景革命離開互聯網則無法想象。當移動互聯網與O2O和睦握手后,才會出現更有意義的移動O2O。
如今,WiFi網格化且安全全面覆蓋是當前正在興起的社區(qū)O2O的普遍需求,而社區(qū)O2O逐漸成為人們體驗電商3.0時代服務的前沿陣地。O2O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創(chuàng)造的電商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的統一,實現形式創(chuàng)新和傳統商業(yè)精神傳承的完美融合,未來我們將看到O2O將傳統電商業(yè)務的單一化改造為立體、多維與充滿人性化關懷的全新商務營銷體驗。
談及移動O2O,不可回避的一點是使商家和用戶建立“點對點”的關系,移動通信設備(特別是手機)的隨時、隨地、隨意的“三隨”屬性才能使“點對點”成為可能。我們在理解PC時代的O2O時,需要承認線上和線下存在聯系與連接;但只有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和線下才能真正實現無縫對接,其邊界才可以被認定為模糊處理。
PC時代只把O2O限定在生活服務領域,但移動時代的O2O把范圍擴充至各個方面,更加強調客戶關系管理。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在哪兒,企業(yè)就在哪兒。業(yè)界普遍認為將客戶體驗做到極致標準,成功銷售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如今,消費者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移動端上,企業(yè)沒有理由還對PC互聯網抱有太大幻想。
PC時代,盡管線上線下結合的O2O存在,但傳統企業(yè)并未將O2O的價值真正挖掘出來,依舊局限于流量的大小和單一平臺的構建。當互聯網企業(yè)進軍移動互聯網時,傳統企業(yè)著手與O2O的有機融合,更需要盡快拋棄PC思維。
易觀國際:發(fā)掘移動O2O新內涵
在第四屆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會之O2O的行業(yè)分論壇上,易觀國際創(chuàng)始人楊彬表達了自己對移動O2O的看法,給大家?guī)砹松羁虇l(fā)。總結來說,O2O是在互聯網+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聚集的表征,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創(chuàng)新的具體體現。
移動O2O=“互聯網+”之聚集
楊彬說:“移動O2O是互聯網+在移動互聯時代的一個聚集的表征。什么是互聯網+?很多朋友都認為應該更多的是+互聯網,其實并不單純是+的關系。互聯網推動創(chuàng)新,本質是要帶來化學反應,應該是互聯網乘或者是互聯網積分,這樣才更有本質性的反應。”
“我們認為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在企業(yè)行業(yè)中歸根到底是一種化學反應,圍繞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真正要開花結果,就必須認同一種創(chuàng)新的想法。就如會議的主題,我覺得加法就有特別的含義。例如加法體現一種平等,并不是你吞并我,我融化你,不是一種彼此顛覆,更多是彼此擁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楊彬表示。
當然,累積到一定程度,化學反應的前提自然是物理反應,利用加法把若干要素的距離縮短了,才有可能產生化學反應,才會進一步出現基于互聯網應用的組織創(chuàng)新與商業(yè)創(chuàng)新。所以O2O是移動互聯時代的互聯網+的具體表征,是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這個本質能夠讓參與者體會更多的價值,運作的過程與手段也會隨之有效。
移動O2O=“互聯網+”之具現
移動O2O,可以理解是在移動互聯時代,互聯網+創(chuàng)新價值的一個具體體現。在這個背景下,過去我們講的O2O大多數涉及到生活服務。易觀國際秉承創(chuàng)新價值的最大化目標,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O2O整體的解決方案。易觀國際認為,在互聯時代對于互聯網+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需要用互聯網+手段來解決,如此便形成了創(chuàng)新型的線上線下企業(yè)的培訓模式。
O2O體系構建,通常有在線上匯聚還有線下活動,天馬幫的社群用來彼此分享,彼此激發(fā)。楊彬認為線下培訓更容易成體系,更容易講透,但是互聯時代變化很快,不可能天天組織學習分享新東西,最好的辦法是線上。如果只有線上,也難以形成持續(xù)的、本質性的化學反應,很難形成能夠推動企業(yè)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重量砝碼。
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發(fā)現,只是在線學習是不能夠真正讓我們的企業(yè)員工收獲實戰(zhàn)技能,也要有線下互動,這又是在O2O領域的一個首創(chuàng)。實踐表明針對能夠真正給我們的企業(yè)培養(yǎng)互聯時代的共識,形成互聯時代的互聯網+的執(zhí)行力和創(chuàng)新力非常有幫助。
楊彬談及在培訓方面的移動O2O創(chuàng)新時強調:“這是我們自己的實踐,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實實在在地給大家?guī)韮r值,所以我們認為O2O創(chuàng)新一定是基于現實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幫助用戶去實現夢想。”
凹凸租車:體驗至上的營銷理念
在P2P共享租車這個行業(yè)中,凹凸租車作為崛起新秀吸引了眾多目光。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凹凸租車深刻詮釋了租車業(yè)的共享經濟,當家人李育育講述了以P2P租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美好未來,以及在服務中彰顯的多維立體、個性化的服務宗旨。
P2P租車背景
從目前我國的情況出發(fā),相關數據表示私家車保有量為1億,且始終處于快速增長與變化過程中。但是與此同時,讓我們感到更加驚訝的是,實際的駕照持有人卻是3億,其中有2億的差距,也就是說有駕照的人不一定都有車開。而且越來越多的城市,像北京、上海,都開始出現交通擁擠情況,造成車輛牌照的限制以及限行,這意味著車照差距以后會越來越大。重所周知,如果資源越來越有限,必然要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實現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如今,市場上有很多模式:專車、拼車,還有P2P租車模式。
前兩者與P2P租車最大的區(qū)別是,不管專車也好、順風車也罷,常規(guī)性服務具備兩個要素:一個是車輛,另外一個就是駕駛員,所以說這種情況是“司機帶上駕駛員”的服務。P2P租車就有些不同,最主要是以車輛為核心載體,進行共享。這就意味著P2P租車會比另外兩種具備更簡單、更易共享的優(yōu)勢,因為通過整個市場情況來衡量,并不是所有的私家車主在將愛車共享的同時,還有時間和精力打理諸多與共享行為相關的的瑣事。
如果把P2P租車表述得簡單一些,就是個人車主可以把個人車輛在閑置的時間出租給個人,讓沒有車輛的租客進行使用,這是P2P租車的核心模式。所以凹凸共享租車,最主要的就是共享經濟的運行,是個人對個人租車領域的業(yè)務。
李育育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有一些私家車主可以把他的車輛,在閑置時間時共享出來,便于其他沒有車輛的租客進行使用。同時,為了確保無論是雙方,還是互相之間能夠形成這樣一筆涉及服務體驗的有效交易,平臺會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
簡化明確的理念體驗
“我們最主要的目標,希望能夠讓雙方,即租客和車主都能夠獲得共享與共贏,它是一種互補的需求,這與共享租車、共享經濟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這也是采用凹凸租車這樣的名字來作為公司名稱進行推廣的原因。”李育育特別強調。
目前,在平臺上提供的諸多幫助,從租客角度來看,或者說對于車主的保障來看,車主都有比較完備的認證系統,充分保證車主的信用程度;另一方面,針對使用人,就是租客本身,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確保這個車輛的可使用性。這個是凹凸租車在同行業(yè)中一直堅持、并保有特色的一方面。打開APP或者網站,我們可以看到平臺上所有的車輛,都有規(guī)范性的照片以及資格認證。因為每一輛車都會安排相應的服務人員親自到現場評估可用性,同時進行全方位拍照,以確保租客在出租之前,能夠從多角度了解這輛車的可使用性以及特點,便于做出一個正確及合適的判斷、評價。
租車雖然是一個新生行業(yè),卻始終不間斷發(fā)展,很多用戶針對互聯網經濟的具體使用,都希望操作起來更簡潔。但由于租車行業(yè)本身的消費模式就與傳統模式存在很大區(qū)別。不像進行商品購買,只要付錢,商品就會送達。租車就不一樣,因為在購買行為發(fā)生時,并沒有確定用車多長時間,其中可能涉及到想用三個小時,但是真正用車的時間可能為四個小時,或者更久,所以對于租車行為的評估在整個交易模式運作中會比較麻煩,另外涉及到整個車輛的使用過程,可能會產生損傷以及違章等方面情況。總而言之,為了確保租車行為的便利性,使整個交易過程簡化,達到一個簡單的手續(xù)操作在5分鐘內就能夠完成相關的下訂單、押金支付以及最終跟蹤的目標等,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另外,現實中很多車主和租客在產生交易前,都會有一系列問題或者想要了解的事項。在整個租車體驗過程中,怎么確保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會有人來保障相關權益?這個就是與太平洋保險合作的根本所在。就租客在用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車輛的損失會由專門的保險來覆蓋,同時也不會使車主的保險受到影響,以確保租客在整個過程中得到最好體驗。
就目前的情況分析,使用共享租車的體驗可分為四大類:第一,比較多的自駕游;第二,14%的商用車;第三,23%試駕體驗;第四,36%的市內代步。發(fā)掘數據時,有近一半的用戶是有車的,為什么有車的人還租車?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試駕。試駕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想買同樣的這款車。
傳統租車其車型不會超過30種,但是共享租車就會有近萬種車型,絕大多數想購買的車輛都可以在平臺上找到。隨后就可以約好時間去試開,沒有限制。還有一類試駕體驗,涉及到一些汽車發(fā)燒友,特別喜歡開某一品牌的車型,或者開某一系列的車型,同樣也可以在平臺上完全滿足需求。最初滿足這類需要,只能通過參加車友會的方式,但是在共享平臺上并不需要,只需要找一下這個平臺有哪些車,然后就可以去嘗試。所以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行業(yè),會帶來更多的新業(yè)務。
李育育認為:“我們的目標希望能夠給消費者節(jié)省更多的錢,花在別的方面,因為畢竟目前消費者口袋里的錢可用性越來越小,我們也是想使他們得到更多的便利,產生一種更加人性化的營銷模式。”
綜合來說,業(yè)界希望共享租車行業(yè)的推出,能夠讓行業(yè)進入3.0時代:就是在不增加車輛的情況下,大量提升用車人群,使每個用車人感到需要正在被滿足,銷售更加人性化。
京東到家:無縫對接“點對點”
談及移動O2O帶來的行業(yè)震撼,京東一直在行業(yè)實踐中有較深的感悟。作為京東到家招商運營部的負責人,張嘉偉認為京東到家實際上做的最核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線下的超市搬到線上,也就是所謂O2O的線上與線下。
移動O2O的優(yōu)勢與理解
眾所周知,京東具備優(yōu)厚的流量優(yōu)勢。如果說國內互聯網圈中,電商流量最大的是阿里巴巴,那第二當屬京東。“我們獲取流量有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另外,我們具備非常強大的物流運輸能力。以前,京東著手大物流的概念,如今我們希望通過移動O2O,將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補全,歸結起來京東到家著手構建的實際上是O2O平臺。”張嘉偉表示。
京東對整個O2O業(yè)務的理解,可以簡化為幾方面。首先,從零售行業(yè)看,現在很多線下零售,包括線上業(yè)務,都處在一個非常難過的階段,整體的經濟形勢很不樂觀。從線下的數據分析,實際上基于用戶角度考慮,現在很多的用戶消費習慣和以前已經完全不同,包括一些傳統的行為習慣。用戶的習慣在變化,市場整體的情況又是怎樣的狀態(tài)?根據所能看到的網絡零售市場業(yè)績的增長數據,京東到家希望京東的能力、流量,甚至是物流能提供給更多的傳統企業(yè),實現O2O的更好保障或者更多機會,從而彰顯更大價值。
其次,根據零售企業(yè)去年整合的情況,京東實際上對O2O,或者說O2O的未來有幾個判斷:首先,因為業(yè)務角度涉及零售,零售的核心依然需要圍繞用戶。另外,張嘉偉認為:“普遍感覺,如今用戶都在往線上遷移,未來所有線下品類都會變成標準化,這個過程是整個行業(yè),或者說是電商化的過程。”
還有一點,可能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京東體驗特別好,這兩年京東一直著手生態(tài)體系的事情,構建供應鏈金融等,意圖將能力更多地開放出去。業(yè)界普遍認為未來的競爭一定是生態(tài)體系的競爭,而不是某一個業(yè)務,或者某幾個公司之間的競爭。
移動O2O的形態(tài)與數據
談到移動O2O所涉及的大致形態(tài),張嘉偉強調:“我們把業(yè)務,商家和消費者兩端,包括線上線下這四個維度進行分析,我們的任務在線下,未來是有很大的機會和預期,能實現更多的商業(yè)理想。京東到家提供給用戶的最大體驗,是我們把很多原來到店的服務,變成到家的服務。實際上從到店到到家,從信息到交易,從整個維度入手,實踐中有很多成功模式,包括點評模式,團購模式等。”
與此同時,京東為此提供了很多數據支持,例如京東智圈的產品,它完全開放并專門為線下的商業(yè)體或者更傳統的商業(yè)體提供數據類型服務。京東表示,基本上用京東商城的用戶購買數據,加上騰訊的社交和位置數據,就能匹配出一些簡單的維度給線下商家提供幫助。基于此,可以看到北京很多商圈的購買力指數、信用指數等,這是一個大體的、包括購買的熱力圖等數據分析常看到的東西。“這些數據都是京東商城真實用戶的數據,加上匹配而來的最常用的生活地址,以及騰訊分享的位置數據和社交數據,我們就能定位出在線下實體商圈里,這里有多少用戶、最愛買的東西、用戶畫像是怎樣的。”張嘉偉如此評析。
事實證明,如果將京東商城的數據開放出來,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其他的維度標準,同時可以為線下商戶提供所在某個區(qū)域的拓展或者業(yè)務推進,如此而來就能給傳統的線下,包括線上的合作伙伴提供最大助力。未來能整合更多的數據維度后,逐漸形成一個數據聯盟。設想一下,如果提供這個聯盟里一份數據,就會開放更多的數據去分享。
移動O2O生態(tài)系統
實際上,京東能夠提供的支持,除了物流、數據外,更大程度上可以構建一個基于O2O的生態(tài)系統。這里會有京東到家平臺,創(chuàng)業(yè)公司合作伙伴,軟件開發(fā)商以及運營的服務商,甚至是很多我們看到的圍繞電商發(fā)展的各種要素。
最后,張嘉偉暢想說:“我們覺得要做一個O2O的平臺生態(tài),實際上是給大家提供一個這樣的場景,從早上起床、上班,一直到晚上回家,乃至在外面旅行或者一個人生病……將來京東到家都能幫你做到。但是我們希望這不單單是京東到家的業(yè)務范疇和支持,更多的是行業(yè)的一種分享與融合。”
美澳居:拋棄“PC模式”是王道
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大會上,美澳居作為唯一的家裝企業(yè),掌舵人吳波向業(yè)內分享了有關O2O行業(yè)的一系列變化以及凸顯的發(fā)展趨勢,表明了傳統行業(yè)與O2O的高效結合,勢必要采取徹底拋棄PC模式的戰(zhàn)略。
品質為王垂直整合
傳統的PC模式盲目追求流量的增加,卻忽視了商品服務的品質。如今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逐漸從一個流量為王的市場迅速轉換成一個品質為王的市場。換言之,追求流量還是品質,就如同對待爆款與撞衫的態(tài)度。大概是2010年、2011年時,大家都在找淘寶爆款;很快到了2012年、2013年時,爆款已經呈現滯銷的狀態(tài),因為那時候大家講究的是不撞衫。同樣的道理,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市場也是這樣類似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向。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今的信息傳播已經不再是問題。例如,一個好的產品會很快通過朋友圈等其他方式傳播,很短時間內就會有很多人知道。當然,不好產品的惡評率也會起到相同的效果。如今中國的中產階級更關心品質,而不是商品的功能,所以品質就變得比功能更重要。可以預測的是,品質為王的時代馬上就會到來,徹底顛覆了流量為王的傳統。
另外,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我們怎么用互聯網來帶動銷售。但實際上從今天之后,更重要的是我們怎么用移動互聯網或者用互聯網技術來提高服務質量與產品品質。答案是垂直的領域反而會比使用很頻的平臺領域進步更快,這就需要我們突破傳統的單一平臺模式,帶來更多的價值。吳波舉例說:“我們將滴滴與美團進行比較,美團花的時間和滴滴花的時間相同卻造成了不同收益,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滴滴更加專注,它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而美團,團購平臺覆蓋的業(yè)務很廣,在越廣的前提下,就很難把用戶服務做到極致。
具體來說,如今的O2O怎樣才能做到迅速盈利呢?實際上最核心的就是垂直整合。換句話說,不要將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到盈利就去做第二件事情,應該把這件事情不斷往縱深方向發(fā)展,然后真正做出它的價值,這樣消費者才愿意付出價值,花錢購買這個服務或者產品,如此才會有盈利點;否則的話,消費者為什么不愿意付錢,道理很簡單,因為沒有產生價值,沒有帶來好處。
從工業(yè)發(fā)展史角度來說,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基本上只存在兩種公司。三百年的工業(yè)發(fā)展史中,基本上能走到今天并盈利的公司,沒有超過一百年的平臺公司,卻有超過一百年的垂直整合公司,例如福特。每一項技術拿出來都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整合起來卻是很厲害的群體,所以縱向垂直是一個很重要的企業(yè)發(fā)展論。
“在垂直整合中,首先必須知道你的用戶需要什么。例如現在很多醫(yī)療互聯網企業(yè),大家普遍認為用戶只是需要找一個好醫(yī)生看病,但實際上需求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很多時候找到用戶真正痛點、真正需求很重要。當知道用戶的需求時,你就會很快找到那一部分無條件支持的用戶,然后為他們提供超值服務,將指標不斷衡量出來。”吳波闡述。
提到個性化與超值服務,明顯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作為一家制衣廠,如果男士服裝也做,女士服裝也做,當用戶沒有別的選擇時可能會買這家衣服;另外一家工廠,如果比較擅長做更漂亮的衣服,兩者相遇,用戶可能就流失了。
如今,我們已經完全離開了功能化的工業(yè)化時代,正在迅速地向以個性化服務與個性化產品為主流的高級智能商業(yè)化時代邁進。在O2O領域,一個盈利公司在擴展的時候,其力量要比一個燒錢公司更強大。
美澳居的O2O模式
美澳居是什么?實際上是用互聯網的方法來做海外房地產開發(fā),用機器學習和分享經濟以及人工智能來選地,隨后利用海外的本地經紀人來進行幫助性的買賣,最后與用戶一起聯合開發(fā),進而達成利益共享。吳波強調:“實際上我們在很高端的地方也在從事這項開發(fā)活動,例如美國硅谷斯坦福旁邊的土地,我們從事這個類型的項目,基本上投資年回報能達到百分之二三十,可見拋棄PC端的O2O模式的巨大收益。”
其實其中涉及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開發(fā)商投入的利潤就是如此,如果將開發(fā)商的角色去掉,通過機器學習和經濟分享的方式運作,順理成章地將盈利分給了客戶們,這實際也是真正掙錢的一個奧秘之一。
對于產業(yè)鏈的經營,美澳居其實扎根很深,在某些地區(qū),甚至明確相關廠商的具體位置,以及每個具體型號的價格,這是O2O產業(yè)鏈聯通的必要過程。“這是我們想達成的,將來更想把這些特別的產品或是投資回報帶給廣大用戶,但必須意識到的一點,傳統行業(yè)企業(yè)需要認準O2O的發(fā)展趨勢,徹底拋棄PC模式,才有機會達成這些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最后,吳波補充道。

責任編輯:大云網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