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石墨烯鉑催化劑用于燃料電池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王奇課題組在甲醇氧化反應方面取得進展,相關內容發表在《應用表面科學》(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的工作原理是在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陽極的甲醇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失去電子,通過外電路到陰極,同時氫離子(酸性電解液)通過電解質膜從陽極轉移到陰極,然后陰極的氧氣被催化還原得到電子從而形成電流回路,提供電能。其中催化劑對陽極的甲醇氧化反應至關重要,近年來相關研究越來越深入,主要從提高貴金屬催化劑的利用率、修飾載體和制備合金催化劑以提高抗中毒能力等方面入手。鉑(Pt)作為性能優異的貴金屬催化劑一直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其中負載鉑納米顆粒的載體往往對最終的催化性能有較大的影響。氧化石墨烯常常被用于貴金屬的載體,然而直接用氧化石墨烯做載體,電化學性能測試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研究人員將氧化石墨烯(GO)與碳納米管(CNTs)自組裝后形成一種三維結構,然后負載鉑,并通過氫等離子放電可以得到具有較大比表面積的鉑基三維石墨烯-碳納米管催化劑(Pt/GNTs),具有優異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該技術路線綜合GO與CNTs各自的優點通過自組裝的方式形成三維復合結構,增大了比表面積,更有利于鉑納米顆粒的分布。隨后,科研人員在實驗中制備了一系列不同GO與CNTs質量比(GO: CNTs=0:1, 1:6, 1:4, 1:2, 1:1, 2:1, 4:1, 6:1和1:0)的催化劑,結果發現GO: CNTs=1:2時對甲醇的催化性能最好,電流密度高達691.1 mA/mg,這個數值較商用鉑碳催化劑性能提升了87.7%,并優于大部分已報道的其他催化劑,經過3600s的CA測試之后仍然保持較高的電流密度。該研究對制備高效的甲醇氧化反應催化劑有重要意義,對三維石墨烯載體的制備也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思路。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青促會人才專項、合肥研究院院長基金的支持。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