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出大招” 啟動預售交易防“氣荒”
4月18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中海油啟動首場天然氣預售交易,這是相關部門為應對我國冬季天然氣“氣荒”做出的積極調整。
具體來看,4月18日上午,中海油共掛出一筆6萬噸(7月份交貨)LNG保供整船,通過競價成交6萬噸。成交價3380元/噸——3390元/噸,最大單筆成交量12000噸,最小單筆成交量500噸。參與競價企業共12家,其中11家企業成交,總計成交21筆;下午掛單總量3萬噸,成交3萬噸,其中4200元成交27950噸,4210元成交2050噸。最大單筆1000噸。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表示,為了平穩有序地實現冬季保供資源預售,積極為用戶挖掘更優價、更優質資源,中海油積極發揮自身現貨和中長協資源池優勢,在交易中心平臺上為用戶冬季保供提供鎖定資源渠道。一是落實國家市場化改革號召;二是提供市場化保供手段;三是進行天然氣基礎設施開放先期試點,這是一種可復制的接收站開放的市場化模式或者雛形,交易中心和中海油將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推出更多合約進行試點,為今后進一步開放LNG接收站打下基礎;四是為對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最直接的渠道。
需要一提的是,2017年冬季我國天然氣“氣荒”嚴重程度歷史罕見,暴露出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低下,儲存條件減弱,調峰能力差等一些調峰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并且由于供應缺口巨大,國家實行“限工業保民用”的政策,導致工業方面天然氣供應急劇下降。并且天然氣定價機制并不健全。
據中宇資訊監測,2017年10月上旬國內工業天然氣價格在3000元/噸附近,至12月中旬前后,已攀升接近10000元/噸。如此大的漲幅以及供應量的短缺導致諸多下游客戶迫于成本壓力無奈停工,給相關企業造成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并且不利于我國提倡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政策執行。
中宇資訊分析師沙文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進行的天然氣預售交易,可以幫助一部分下游用戶提前鎖定未來一段時間內天然氣的采購量和采購價格,保證自身的貨源供應,可以穩定自身的正常運行。盡量避免遭遇2017年冬季出現的供應短缺和價格非理性暴漲。
天然氣預售交易對市場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預售交易價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天然氣市場的大概走向,幫助天然氣生產或者采購廠家體現進行資源配置,降低企業風險。
據了解,4月18日進行的預售交易的提貨時間為2018年7月份和11月份,交收地點為中海油浙江寧波LNG接收站,運送范圍為浙江、江蘇、上海和安徽區域。以上地區常年使用進口天然氣,冬季的氣荒問題并不嚴重,并且本次預售交易的量偏低,在1-2船氣。
沙文波指出,北方市場由于“煤改氣”、冬季供暖等原因,冬季天然氣需求量大,氣荒出現為大概率事件。預售更多體現為保供創新模式的嘗試,后期整個預售交易的范圍和交易數量可能均向北方偏移。
他還表示,天然氣在我國能源市場的地位逐年上升,天然氣市場的活躍程度亦逐漸提高。面對日益增漲的需求量,不僅是國內天然氣供應量要迎頭趕上,包括天然氣價格制定、儲存能力、調峰能力同樣要與時俱進。天然氣預售交易啟動可以說是我國天然氣進一步市場化改革的試點項目,可以幫助我國天然氣市場更加健康、合理的發展。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