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環保設施的大門
前一段時間,江蘇省組織環境監測、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等環保設施敞開大門,接受公眾參觀。全省累計組織公眾開放活動1300多場,現場參觀人次超過7萬人,網上直播的“圍觀”人數超過1000萬。其他不少地方也舉辦了類似的環保設施開放活動,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公眾點贊。
不過,總體上看,目前我國各地環保設施開放還處于起步階段,開放的數量還不夠多、開放活動還太少,離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開放還有不小的距離,還遠遠不能滿足公眾現場參觀、深入了解的需求。各地區各部門以及相關單位還應進一步加深認識、加大力度,加快環保設施開放步伐,形成“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的好局面。
環保設施敞開大門,有利于推動政府部門切實履職、促進企業加強環保。開放環保設施,讓污染治理設施在眾目睽睽的監督之下運行,展示的是政府、企業“開放、透明,共建、共享”的決心,以及接受社會監督的誠意。有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向公眾開放后,盡管廠區已經非常干凈、整潔,但保潔人員仍在認真地打掃,保潔大姐說:“經常有市民來參觀,所以要保持絕對清潔。”只有自身過硬,才會有向公眾開放的十足底氣,才敢于把老百姓請進來做客、參觀。
環保設施敞開大門,有利于解開公眾“心結”。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環保設施給很多人的感覺是“專業性強”“神秘”,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等設施甚至讓有的人覺得厭惡,“離我越遠越好”。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改變人們的固有印象、獲得公眾的信任,僅僅通過枯燥的科學報告和數據還不夠。對于公眾來說,再多苦口婆心的說辭,都不如一次親歷更有效果。讓公眾充分知情、參與,可以增強人們對污染治理工作的信任和認可,有效化解和防范涉環保項目的“鄰避效應”。正如一位參觀的市民所說,近距離接觸的作用不僅是撥開迷霧、解疑釋惑,而且使人們對環保工作產生直觀、深刻的感受,從了解走向理解。
環保設施敞開大門,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環保設施不僅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重要的環境教育設施,是進行環保教育的課堂。公眾走近或走進環保設施,看現場,聽講解,能夠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用這種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普及環保知識,能夠增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利于加快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加快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
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要求“2020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符合條件的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社會開放,接受公眾參觀”。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這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一招。應當進一步完善制度、提高標準、形成規模,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更加有效地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激發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凝聚廣泛的社會力量,促進政府、企業、公眾之間互信,齊心協力建設美麗中國。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