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充分準備 面臨大數據下的挑戰
技術研發:搶占國際制高點
“加快技術研發,搭建政產學研合作平臺。集中優勢資源,著力發展自主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真正把安全的‘大樓’構筑在自家的地基上,把重要的數據存儲在自家的倉庫里。”魯煒的這一觀點,在會上引發共鳴,委員們在發言中對我國大數據關鍵技術瓶頸表達了擔憂,紛紛建言獻策。
“搞信息化建設如果自主技術缺乏,都搭建在別人的基礎上,是不可靠、不安全的。”蔣耀平說,必須加大對大數據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強大數據技術研發方向的前瞻性和系統性,重點增加在人工智能、實時大數據處理、海量數據存儲管理、交互式數據可視化和應用等前沿及共性技術基礎上的研發投入,從國家層面上給予支持。二是要集聚產學研用的力量形成合力,力爭在大數據平臺及軟件上能夠實現突破,搶占國際制高點。
賴明建議,國家應實施大數據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可重點選取環保、醫療、教育、交通等具有大數據基礎的領域實施,探索交付共享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建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大數據技術成果惠及民生,在全社會形成推廣示范效應,帶動全社會大數據的應用不斷深化。
嚴望佳提出,政府應督促國產軟件供應商建立自身漏洞響應和應急處理機制,比如一旦發現某種漏洞,應該迅速修補,并及時發布給廣大的用戶。
治理能力:提供更好社會服務
“我們應該借助大數據,扎實地推進信用體系、民生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科學決策體系等建設,創新性地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體系,現代化不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利用技術全面提升社會的幸福指數。”全國政協委員、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郭為如是說。
座談會上,委員們一致認為,在政府治理中運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能夠顯著提高政府科學決策、監管市場、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能力,是建設透明、效能、服務、責任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賴明認為,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既適應了由管理型政府向透明、效能、服務、責任型政府轉變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未來國際軟件有限公司總裁王茜提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首先是讓治理者及時了解社會整個運行狀況,通過大數據技術預測出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而不是事后處理。
“大數據利用的理念,對于政府來說,本質上就是什么做、什么不做,也就是說有所為、有所不為。”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認為,“什么做呢?應該是數據的收集和開放。什么不做呢?應該是應用,就是說基于大數據的應用,不應該由政府來做,而應該靠市場的力量,大家相互競爭最后做出來真正有價值的大的應用。政府在數據的開放上應該更加堅決、更加大膽一些。”
馬云的發言,帶著他一貫的與眾不同:“大數據不是機房,大數據不是IDC(即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不是硬件,大數據不是軟件,大數據是服務能力的體現。政府要學會去買服務,而不是自己干。”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回應說:“大數據技術對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很有價值。我在這里說三句話:首要任務是推動數據開放,關鍵一招是推動數據應用,根本之策是推動數據立法。”

責任編輯:熊川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