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傾斜疊加國外巨頭布局,充電樁后市如何?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充電聯盟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充電聯盟理事長董揚在發言時談到,2019年充電設施產業將迎來最好的一年,各部委已經溝通意見,要求各地方政府不要補車,要補充充電基礎設施,要求地方政府出臺詳細的實施辦法。在多種扶持政策推出的情況下,我國充電樁建設速度落后于汽車保有量的增長的現象將逐步改觀,民營企業更有望從中短期的海量工程和設備訂單中獲利。
1月16日,在深圳市政協六屆五次會議分組討論上,副市長黃敏表示深圳將建設新能源綜合體、完善充電樁布局,讓全市1.6萬輛公交車和2.2萬輛出租車能夠快捷地充電。
國際玩家加入,未來市場變化大
除了補貼向充電樁傾斜,在市場上,國際石油巨頭在能源戰略轉型中,正在積極布局電動汽車充電市場。
1月8日,BP聯手國內充電樁運營商66快充建立的BP在華首座超級充電站落戶上海嘉定,這標志著BP首次進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領域。
BP高級移動出行業務副總裁Roy表示,中國是BP發展高級移動出行業務的重要市場。此次是BP踐行服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承諾所邁出的第一步,未來將繼續投入,不斷擴大BP在中國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在能源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之下,石油巨頭道達爾和殼牌早已率先進軍電動車充電市場,利用其加油站終端基礎設施部署充電樁。據悉,中國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即將啟動充電樁布局。
在此風云際會之際,充電樁市場后市該如何走?
2018年新增33.1萬臺充電樁,車樁比3:1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簡稱:充電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充電基礎設施新增33.1萬臺,相比于2017年全年的24.2萬臺,增長36.8%,新能源增量車樁比近3:1(2018年純電動汽車銷售98.4萬輛),公共類充電基礎設施穩定增長。截止2018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77.7萬臺,同比增速為74.2%。
從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各省、區、市數據情況來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較為集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加速發展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6.5%;示范推廣地區和積極促進地區共占23.5%。
值得注意的是,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率仍較高,截至2018年底,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約70.7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未隨車配建充電設施23萬臺,整體未配建率32.5%。主要原因在于,集團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物業不配合、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這三個因素,占比達75.3%,其余原因占比為24.7%。
充電聯盟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預計銷量160萬輛左右,其中轎車約為96萬輛,其他乘用車約為32萬輛;商用車約為32萬輛,其中客車為19.2萬輛,貨車為12.8萬輛。
根據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預計新增私人交流充電基礎設施約為48萬臺。預計新增公共直流充電基礎設施約為8.87萬臺,新增公共交流充電基礎設施約為2.95萬臺,合計新增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約為11.82萬臺。預計新增公共充電場站約為1.07萬座。預計到2019年底,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到41.5萬臺,私人充電基礎設施達到94.5萬臺。
據此估算,2019年私人類充電基礎設施,2019年轎車銷售數量與私人充電基礎設施新建數量的比值約為2:1。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與公共充電場站數量的比值約為11:1。
充電樁發展問題突出,后市該怎么走?
從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運行情況來看,截止到2018年底,30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中,特來電運營12.1萬臺、國網運營5.7萬臺、星星充電運營5.5萬臺、上汽安悅運營1.5萬臺、中國普天運營1.4萬臺,這五家運營商占總量的87.2%,其余的運營商占總量的12.8%。
OFweek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部分城市充電網絡與城際高速網絡布局基本完成,但發展極不平衡。充電樁市場現階段重點企業頭部效應開始顯現,但核心競爭力尚難體現。”
此外,目前充電樁建設面臨與電動汽車發展不協調、建設難度大、發展涉及方面較多、協同推動難度大、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建設滯后等諸多問題。
OFweek產業研究院分析道:“在國家和地方扶持政策的推動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產業價值鏈的核心逐步從硬件制造向充電運營轉移,新能源充電設施投資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汽車生產商、設備供應商、電網企業、運營服務商等各方力量積極布局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充電運營服務市場日益發展,充電服務智能化、便捷化水平不斷提升。”
目前,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像BP一樣的國際能源巨頭,如殼牌和道達爾等,未來可能會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玩家。
在此風云際會之際,我國充電樁市場現階段重點企業頭部效應開始顯現,行業內相關企業或將受益于此次發展機遇。其中的關鍵還是在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充電服務。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