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再從1到100
科技一詞誕生的時間并不長,從1892年“Technology”出現在劍橋大學教學大綱,到康有為在1893年用中文將其翻譯為科學,至今也只有100多年的時間。科技真正被大規模應用還是在1952年之后,到近年來才突然呈現指數級增長,由此產生的知識大爆炸,讓個體很難應付日益復雜的環境。
數年前,很難想象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汽車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改變了很多傳統思維和模式。比如我們每個人的頭腦中每天會進入大量的信息,今天只需要13個月的時間人類知識的儲存量就要翻一番。在可見的未來,整個人類知識量翻番的時間只要12小時甚至更短。存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迅速發展,而傳統線性思維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讓我們在面對變化時會茫然無知,甚至感到恐懼。
“面臨海量信息,企業無法形成有效的智慧來進行經營管理和戰略決策。看起來處處是商機,企業卻找不到發展之路,這就是智慧困局。如何破局,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近日,在VMware“開局,布局——CloudHarbor未來IT論壇”上,VMware大中華區合作伙伴及業務拓展總經理王冰峰這樣表示。在他看來,只有通過協作,企業才可以拓寬知識邊界,與合作伙伴各取所需,互通有無,共同創新,也才可以突破“智慧困局”,從而將知識發展為企業的能力,引導企業前行。
從線性到網狀思維的突破
中國經濟正全面向創新型經濟轉型,每年大約有8.5萬億直接與數字化轉型有關。VMwar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郭尊華認為,數字化時代企業要具備三個重要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有非常好的洞察力,行業中從來不缺好的點子,但是缺乏判斷力來找到有價值的點子,也就是要找到非常有價值的“0”;第二,有執行力非常強的隊伍,將這些點子變成新的產品或者科技,也就是“從0到1”;第三,具備強大的市場能力,能迅速將產品和服務融入到技術生態,快速進入到企業應用,即“從1到100”。
換一種說法就是,企業利用創新思想來做產品和業務模式,會把傳統的研究、設計、生產、推廣模式打破,重新建立一個網狀的創新體系,進行思路驗證、產品優化及推廣。從“0到1”,再“從1到100”,會將傳統的線性思維改變為網狀結構,這讓VMware有了搭建CloudHarbor(云生態載體)的想法。
今天客戶面對數字化轉型,對新技術的應用需求很大,僅憑企業一己之力無法幫助所有的客戶實現徹底轉型,加入CloudHarbor可以讓客戶很快熟悉這些技術和產品。目前很多企業級創新技術和產品進入企業應用很慢,VMware有技術的基因,可以把伙伴們集聚在一起,加速這些應用——“make good things happen faster”。“任何設備、任何云,我們都可以整合,并且我們不僅僅關注自己的業務,也關注整個生態鏈的價值。有人說過,與合作伙伴1塊錢的合作,可以帶來10塊錢的業務,我們希望合作可以帶來更多業務。”
生態不僅是渠道,還是技術
對數字化時代的企業來說,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過去不論是跨國公司還是本土企業,在渠道、合作伙伴方面都形成了雄厚基礎。VMware作為一家基礎技術架構提供商,過去一直圍繞自己的定位開拓發展,在國內擁有非常廣泛的、跨行業的客戶基礎。VMware依據這些行業的特點,可以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客戶和合作伙伴也開始進行業務創新,并逐漸形成新的業務模式,迫切需要CloudHarbor這樣一個平臺,讓用戶和研發者產生更多更直接的交流。
VMware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任道遠介紹,目前CloudHarbor以創新為核心,已經與一些創投機構達成合作,在一些領域進行了良好的互動。此外,在技術方向上已經開展了一些云原生項目,將來在區塊鏈、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領域還會進行更多的合作。“通過對VMware研發和市場資源的整合,結合客戶的創新業務,讓客戶也參與到我們的創新項目中,更快的加速創新、創業,從而推動合作伙伴創新業務的發展。”
據介紹,CloudHarbor目前包括七大類企業或組織:初創企業、行業領先企業、投資機構、用戶、行業協會、研究機構、政府部門等。簡單來說,VMware正在打造一個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不僅是簡單的交易關系,這里面包括思維模式和行為邏輯的變革方式。具體來講,CloudHarbor會打造成一個立體組織網絡,通過舉辦系列活動,邀請VMwar和一些創新公司的專家來講解他們對行業的意見,進而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創造新的價值。“利用各家公司強大的客戶基礎生態網絡,我們可以與合作伙伴一起進行更多的創新,開發更全面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任道遠說。
平臺改變業務模式
一款產品或者一項技術要進入企業應用的時候,傳統做法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設計、功能和融合上面,而對業務的價值考慮不多。當企業有了創新想法的時候,并沒有多少廠商、合作伙伴去考慮、討論這些價值方面的問題。
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讓他們從解決方案中受益,獲得最佳的使用體驗。然而現有的傳統業務模式很難解決這些問題,企業仍然將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項目預算、立項等交易流程中。
因此新的業務模式呼之欲出。VMware大中華區高級技術總監李剛介紹,目前VMware正在幫助中國1000多家企業面向服務的跨云架構進行轉變,在CloudHarbor架構上面可以聯合多個企業級技術公司,共同創新加速技術網絡。“這本身是一個合作模式,同時也是一個技術框架,大家一起來制定這個框架,幫助一些軟件創新型公司將技術無縫地、快速融入這1000家企業當中去。”
從云計算、物聯網等IT技術的角度來說,這些思路和想法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云計算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和演進,從2006年第一次被谷歌提出,到現在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歷程,云計算還在不停地演進、發展,很多新技術會逐漸融入到現有的云體系架構中,比如說云網融合等。
李剛介紹,以前云的基礎架構部件基本上就是CPU,現在TPU、FPGA也可以作為云基礎架構部分,更多的云架構在提供綜合性的服務,不管是PaaS、Container(容器)還是Service,甚至AI、區塊鏈等新技術形成的基礎架構都會融入到云環境中。“今天,云計算的重點并不是資源的整合,而是要成立一個創新平臺。CloudHarbor從橫向上講是可以看成是自我創新和演進的平臺,從縱向上講會成為推動整個行業的自動化平臺。”
中國正面向創新型經濟轉型,行業獨角獸企業越來越多,市場機會巨大。目前整個企業級云計算市場缺乏的只是一個好的創新機制,CloudHarbor正在嘗試搭建一個新型的云計算架構。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