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能源年會|論道交鋒:風電困局如何突圍?
11月11日,在由《能源》雜志主辦的2017能源年會暨第九屆中國能源企業高層論壇,風電產業鏈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行業專家、風電開發商、整機商以及風電相關產業鏈同仁齊聚一堂,圍繞風電發展的問題與出路,各抒己見
對于風電的發展,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更多地持提振的態度。秦海巖用“從0到1”的哲學,闡述發展可再生能源才是解決人類能源和環境問題的必由之路,他認為,過于悲觀會扼殺風電的發展。
對于近日新頒布的并網標準及風電未來發展的問題,秦海巖認為,并不是一個特高壓就可以解決的,不能把問題都安在新能源的頭上,要對癥下藥地對新能源發展,給予充分的重視,“十三五”風電的發展中東部肯定是重點,未來分散式風電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秦海巖提議,國網在支持分布式光伏上做得很好,如果國網能夠參照分布式光伏并網政策做分散式風電,解決并網審批的問題,風電并網也不是大的問題。此外,能源局最新出爐的《分布式電源市場化交易管理辦法》對于分散式風電開發而言是重大利好,能夠力挺銷售問題的解決。
▷ 論道——經驗及暢想 ◁
風電開發商國電電力、龍源電力、中國大唐新能源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圍繞風電發展的幾大重要議題:生態環保挾制何解、海上風電技術突破及運維暢想、大數據及互聯網思維分享了經驗、提議及暢想。以遠景能源為代表的整機廠家則分享了整機商的困惑和想法,指出:誰能找到最終的客戶,誰就能夠引領這個行業。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李忠軍
703問題過后,生態環保趨嚴,地方政府對環保生態空前重視,生態綠色已經關系到風電產業的生死存亡。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忠軍分享了國電電力傾力于生態綠色發展以及打造智能化、制約化電場的心得體會。
李忠軍稱,在開發風電過程中,存在開發方式粗放、野蠻施工的情況,在經營后期,對水土生態并沒有很好地進行持續性的投入。而如果不重視環保,不重視水土的保護和修復,導致風電場被拆除,風電生存就面臨很大問題。
“浙江、湖南等地有好的低風速資源,但是只要有一家做得特別差,整個區域都不讓開發。”李忠軍指出,發展風電不能忘記初心,只有做好生態建設,才能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李忠軍表示,作為開發商,國電集團正在積極推進風電場生態開發,“主體責任到位,要求到位,設計單位才能做好。此外要有資金投入保障才行,在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以及投產以后持續的植被維護,都需要有大量的測試。”
對于智慧化電場,李忠軍指出,推動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的智慧型發展,是風電產業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張濱泉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濱泉圍繞技術突破分享了龍源在海上施工技術經營以及運維暢想。
張濱泉指出,中國風電場的條件和歐洲、美國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國的丘陵地區坡比較大,風向多變。按照標準化的程序,在市場上標準的軟件很難把風電場規劃好,張濱泉分享了龍源未來風電發展的思路:繼續開發風電廠制精確定位技術、風資源的高精度分析測算技術、精確微觀選址技術以及風電場精細化運維。
對于分散式風電的開發,張濱泉表示成本幾乎與集中式齊驅,問題不大。對于陸上風電越來越苛刻的并網要求,龍源與風機廠家在一起,努力開發電網油耗型技術,對電網并網設備技術進行改造,通過對電網安全穩定性責任要合理分擔,并希望發電側公司對于國標修訂問題發聲,“一點點分散式的新能源對電網的沖擊來講,在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微乎其微的。一旦形成國標,不僅僅涉及利益的問題,更是關乎分散式風電的發展。”
對于海上風電運維,張濱泉提出建立大數據運維體系暢想: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預警,進行零部件和人工維修過優化,最后實現無人手檢修,在海上減少出海出船的檢修故障。
張濱泉指出,海上風電最大的問題在于,擁有技術的大數據運維公司,都要跟業主緊密地聯合起來,“很多都是行業之間和利益之間的博弈,過多站在自己一方設計系統,會導致系統的不適。”

中國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劉春東
作為風電發電產業的管理者,劉春東表示,大唐新能源為提高管理效應,致力于做好資源評估、選址優化、深化大數據分析、開發軟件,“目前我們應該說這只是初步階段,因為機型多,風機數據正在爭取做到風機數據資產,目前也就完成了一多半,到年底就能夠有資產能力,擁有了資產能力之后,我們就能夠實現秒級的數據分析。”
大唐新能源積極與互聯網結合,對機型、葉片等老舊設備進行改造,在4G網和移動終端的支持下,實現業務的全覆蓋,流程的全在線,并利用無人機減少人員工作量,使風電場人員可以在遠程上辦理工作票、錄入缺陷、開展全景,打破傳統火電廠采用的模式。
此外,劉春東表示,對于未來如何充分地利用好風資源,需要設備、電網等方面做好論證的工作,大唐新能源已經開始著手論證。“我們也認識到和行業一流水平的差距,發展之路任重道遠。”

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田慶軍
在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慶軍看來,中國風電迎來了最好的時期。田慶軍對未來風電的發展大膽展望:未來,風電產業有“四個億”千瓦的潛在開發量支撐。
第一個億,在于傳統的集中式陸上風電場,“到現在為止,全國已經進入核準計劃,包括核準未開通建設或者未并網的風電場有1個億,我們初步統計有1.14億的資源是未來傳統集中式陸上風電場開發的主力軍。”
第二個億,是分散式風電,“如果能與當地利益和資金進行結合,分散式風電的前景是非常好的。我們不擔心政策,國家的政策是匹配產業的,如果產業是有需求的,政策一定是會為產業讓路的。”
第三個億,是北方大基地和平價上網示范項目。“我們現在統計,特高壓傳輸容量現在至少有3億以上,配置30%的新能源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且未來特高壓在中國還會繼續堅持。”
第四個億,是海上風電場,廣東省海上風電已經規劃了6800萬,江蘇省下一步也在積極啟動未來海上風電重新的規劃。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都存在著很大的可開發的資源空間。
對于資源平衡問題,田慶軍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中國的一些地方,資源被白白浪費掉,但是在資源需要的地方又需要高昂的價格換取。資源不平衡比比皆是,我們風電行業也是,將來誰能找到最終的客戶,誰就能夠引領這個行業。”
▷ 爭鋒——理想VS現實,路在何方? ◁
一個小時的討論環節是當天論壇最為精彩之處,可謂是異彩紛呈,開發商、整機商、相關領域人士對于風電熱點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暢所欲言,直敘胸臆,觀點沖突、碰撞、交鋒、博弈,小編把精彩內容摘錄下來,以饗讀者。

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張文忠
對于平價上網,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文忠直言,要把度電的成本或者電價迅速壓縮控制到2毛錢過于樂觀,條件特別好的風場不具代表性,可能給整個行業以點帶面,帶來過于樂觀的判斷。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洵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洵分析道,近兩年風電總的規模和開發速度下降,原因如下:一方面,風電裝機規模很大,此外與地方政府現在的支持力度有很大關系,很多地方政府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把基建項目GDP作為最重視的方面,尤其是風電的新能源項目。最后,雖然風電發展不會再像以前那么快,但是南方地區的低風速風機還是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現在風電開發企業幾頭受壓,確實比較難過。我們也不指望棄風限電有很大的好轉,不指望國家地方政府打壓某一部分,支持某一部分。所以我認為棄風限電可能是長期的。” 但是吳洵認為,總體而言,我們國家目前很重視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比例也越來越高。
而對于南方地區風電開發,吳洵的觀點是,如果不把調研公司的輸和配電分開,難題永遠解決不了。

北京國電電力新能源技術公司總經理 董霞威
北京國電電力新能源技術公司總經理董霞威認為,棄風限電的原因并不在于風電本身,也并不是技術問題,根結在于管理,是利益再分配的問題。
風電、煤電都要發展,都是國家的資產,所以,在現在這種形勢下發展風電,需要大家認真思考。對于補貼問題,目前都在拖欠,盈利是浮盈,業內應當共同呼吁,放慢發展速度,大家都有一口飯吃,資產保值升值才能夠實現。

聯合動力副總經理 袁凌
聯合動力副總經理袁凌則認為,最壞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風電發展最本質的地方在于控制成本和技術創新,風電發展每一步要想走得穩,離不開對新技術的孜孜追求。對于數字化智慧運維,袁凌認為,從風電開發到風電工程,到風電的運營,以及整機商的建設,都是一個產業鏈。在產業鏈里面,數字化的應用不應各自為戰,需要共同努力。“現在是一個非常百花齊放的狀態,但是真正要想做得好,能夠帶來經濟效應,還有一段路需要走。”

湘電風能董事 龍辛
湘電風能董事龍辛呼吁,價格不能再降了,龍辛算了一筆賬,按照平均2000小時算,20年一個發4萬多電,5毛錢/度,1千瓦收入是2萬元,降400多只降了2%,對收益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對于制造商而言,壓力很大。他指出,市場經濟都在競爭,最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質量或不能保證,“我們希望這個行業健康發展”。

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總顧問 金根發
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總顧問金根發提出,相較于價格,質量和技術更為關鍵。金根發以維斯塔斯為例做對比,137米的維斯塔斯的塔筒,用鋼量是257噸,國內120米則用了295噸。“我們要承認我們的差距,價格是隨市場波動的,有本事的才能掙錢。”

中車風電總工程師 高首聰
對于對技術和產品了解過硬的中車風電總工程師高首聰而言,把產品踏踏實實做好,把質量踏踏實實提上去,做好提質降本的工作,更好地為產業鏈創造價值,是作為整機廠的根本。
“任何行業都有起伏的過程,目前風電可能處于一個相對低潮的時期,在這個過程當中,更需要我們能夠沉下心來,把管理做好,把產品做好,來迎接我們后面的機會。”

北京國資融資租賃公司第二事業部總經理 王穎
來自金融領域的北京國資融資租賃公司第二事業部總經理王穎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王穎指出,雖然國家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績,但是相對而言可靠性、穩定性以及營利能力不是很強。“但是可喜的,在幾頭受壓的情況下,在棄風限電、不補貼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希望,可能在不遠的未來,或者現在一二類地區就可以實現平價上網。”
王穎指出,在金融領域,評判一個企業,更多是在看一個企業的靜態數據,或者過去幾年的存量數據、報表或者現金流、資產負債等等。
最后,從行業本身的前景來看,王穎認為風電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是相對比較成熟,具有一定經濟性的細分領域,或可成為金融領域重點關注的領域。
歷時一個下午的討論,很多內容被激發、碰撞,發人深省。日后,風電產業未來如何發展與突圍,不僅僅需要更多孤獨冷靜地思考,還需把觀點放在自由市場上進行交鋒碰撞,在審慎摸索的同時,在無畏開拓中砥礪前行。
原標題:2017能源年會|論道交鋒:風電困局如何突圍?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