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文:巨變前夜
曾任能源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和國家電網公司顧問的謝紹雄則認為,今后電網的發展趨勢還可能是進一步整合而不是拆分,電力改革似乎應當順應這個潮流。電力體制改革存在“體改先行,制改滯后”的問題,一直以來,人們比較熱衷于談論解體,卻較少認真研究甚或回避改制。廠網已經分開,而作為市場化改革核心的電價機制、項目審批機制和監管機制卻遲遲沒有到位。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只恐改革成本會越來越高,甚至會偏離建設和運營具有中國特色的安全、高效和環保的電力系統的根本目標。
場外的論戰只是改革博弈的一個縮影,更激烈的爭論在會議室內。直接參與討論的包括國家發改委體改司,運行局,價格司,基礎產業司以及國家能源局法改司,市場監管司,電力司和新能源司。企業方面則包括兩大電網公司和五大發電集團。
會議室內主要分為兩派,有的觀點是繼續進行體改,延續五號文確定的改革路徑,下決心組建實體化的區域公司,進行輸配分開。這一方案的阻力可想而知。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審時度勢,側重機制的改革,側重理順價格機制。最終的走向是以電力直接交易為電力改革突破口加之推行售電側改革。
2014年伊始,電改的推進開始真正發力。年初,國家能源局公布《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其屮明確提出己將“推動盡快出臺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意見,積極推進電能直接交易和售電側改革,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提出單獨核定輸配電價的實施方案”,透露了此輪電改方案的基本框架。
2014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對電力市場改革提出的任務是“加快電力體制改革步伐,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直接交易改革是唯一提到的具體改革事項。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要求,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高層對第輪電改正式發出了號令。
業界人上把這兩次重要會議并稱“能源兩會”。此后電改開始全面提速。
這一爭論決定的走向,讓地方政府成為意外的贏家。在征求意見階段過后,他們開始以強勢的姿態參與改革。在上一輪改革中,他們是被改革者之一,現在他們的身份即將轉換為改革的重要執行者。
回溯三十年改革歷程,電力行業最大的博弈在于中央與地方之間,以及中央政府的執行工具(電網企業和發電集團)與地方利益之間。
上一輪改革預定的其他步驟難以繼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未能實施并實現省為基礎的改革”。持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在行之有效的治理體系中,省級電力管理部門負責全省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省級政府在諸如電力投資、資產所有和分電等方面的利益所在,自然也投以更多關注。
與2002年啟動的改革不同,此次醞釀中的改革思路或是對國情的回歸。然而,從理想者的視角看來,這正是改革操刀者的局限之處--利益多元化的時期,不會有所有人都滿意的改革方案。
2015年3月15日,《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正式印發。
核心內容可概括為“三放開、一獨立、三加強”: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進一步強化電力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
方案公布后,業界評價不一,有人感嘆方案終于出臺,并深感不易,有的專家稱之為妥協的產物,處處互相矛盾,有的專業人士則說內容“令人眼前一黑”,有的人則表示謹慎樂觀。
拋開改革理想和教科書的理論,這一方案蘊含最大可能性在于,它正面承認了“省為基礎”,無論是輸配電價改革直接交易推進、交易機構建立還是電力市場培育都給予省級政府相當的權限和任務。這些將會成為改革啟動和未來新秩序運行時重要的動力之一。
在這一理念之下,或是有意,或是無奈,中央出臺的改革方案以及中央主管部門印發的配套文件恰恰給地方層面的落地執行留下了不少空間。
電力交易機構組織形式就是一例。時任國家能源局法改司副司長劉剛對記者說:“關于交易機構的爭論很激烈。電網企業說我把交易業務和電網其他業務分開,就是相對獨立了,9號文就這么寫的;發電企業和其他的參會單位就說,那不行,公共交易平臺就應該獨立。后來,文件就采取羅列式表述,可以這樣、可以那樣,可以是電網企業控股的,可以是子公司的,可以是會員制的,在實踐中比較選擇哪種模式更加合適。發電企業這樣想,電網企業那樣想,兩個觀點是對立的,把兩個意見都寫上去,留給實踐去檢驗,這個文件就通過了。”而選擇何種模式,地方擁有足夠的籌碼——交易機構的章程需要地方政府批準。
“這一次改革,把相當部分責任給了地方,也把相當權力給了地方,權責對等。”一位深入參與改革的電力專家說。
地方政府一旦被調動起來,就不容忽視。部分代表消費者權利的地方政府,成為打破電力行業原有利益格局的主要力量。
劉剛說,對于地方而言,電力改革能夠直接帶來紅利。經濟進入新常態,地方GDP增長變緩,為應對經濟增長壓力,許多地方也想通過電改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特別是在一些資源大省,想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就要把電送到外面去,通過電改直接把電送到外面去。
在電改之前,電力價格是不能隨意動的。實質擁有了這一權限后,部分省份再度走向了定向優惠,或者“割中央企業的肉向本地企業輸血”。有的地方為了提升GDP,行政干預電力市場,保護地方高耗能企業。
中央主管部門對此回應說:“兩害相權取其輕。”

責任編輯:蔣桂云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11個試點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公示名單
2021-12-22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項目 -
廣東:支持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培育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2021-12-20多種能源協同 -
浙江“兜底”售電為何有人點贊有人不爽?
2021-12-20售電
-
分錢、分糧、分地盤…大秦電網招募售電合伙人
2021-01-28大秦售電,招募,貴州區域,合伙人,限50個,名額,月入上萬,不是夢 -
10月份用電量延續較快增長態勢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2020-11-17全社會用電量,國家電網,產業用電量 -
能源市場“負價格”事件分析及啟示
2020-11-03電力現貨市場,電力交易,電改
-
國家發改委給14家單位回函了!完善落實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的八條建議
2021-03-10國家發改委,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八條建議 -
2020年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河南、云南、山西、浙江、江蘇五省區改革推動成效顯著
2020-11-16增量配電,研究,白皮書 -
貴州電網關于支持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的建議
2020-11-10務川電解鋁產能指標
-
能源服務的線上線下
2021-12-20能源服務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2021-10-15國家發改委,答疑,電價改革
-
【電改新思維】目錄電價“天花板”掀開后,對電力營銷系統的影響
2021-10-16目錄電價,電力,營銷系統,影響,電改 -
電改里程碑文件——真的放開兩頭
2021-10-15全面,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
【電改新思維十七】目錄電價“天花板”被捅破,對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有何影響?
2021-05-20電改,電價,市場化電費,結算方式,大秦電網